I.樹林鏡頭下
網頁超連結:
I.樹林鏡頭下首頁:
A.王田天和宮西秦王爺開基祖廟
B.王田迎媽祖:
C.神佛聖誕:
D.遊境參香:
E.天上聖母
F.王田樹林部落格:
G.經典經文:
H.影音多媒體:
J.天和宮管理委員會
K.昨夜星辰:
L.緊急搶救:
M.教育部國教署:
N.網路多媒體
O.歡迎蒞臨參香:
王田天和宮公告:
標籤
1.拍攝知識
(54)
3照片
(53)
AV
(31)
王田長壽俱樂部
(24)
2.專家鏡頭
(12)
5王田寫實
(12)
4精彩影片
(10)
王田里社區
(7)
1.出訪影音
(5)
夜景
(3)
長壽俱樂部
(3)
建設工程
(2)
樹林鏡頭下
(2)
6分享網路照片
(1)
東興福德祠
(1)
流源寫實史
(1)
王田天和宮
(1)
環保志工隊
(1)
莊中福德祠
(1)
訪客數: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閃光燈(FLash)
閃光燈
閃光燈(FLash),是攝影上使用最普遍的人工光源。尤其自動閃光燈的出現,更帶給攝影極大的便利。
閃光燈與其他光源最大不同點是:閃光燈是瞬間明滅的光源,發光時間短促,而光度強烈。
閃光燈可分為閃光燈泡與閃光燈兩大類。
閃光燈的總類
■閃光燈泡
閃光燈泡的結構是在充滿氧氣的燈泡內,裝上細絲狀的鋁、鎂或鈷絲。當電流通過燈絲引燃輕金屬的細絲時,便產生大量光熱。無色的閃光燈泡色溫約在3800K,偏橙紅色;有些則染上藍色,色溫接近日光,是為藍色閃光燈泡,可配合日光型彩色軟片使用。閃光燈泡依其發光時間之快慢,可分為F、S、M、FP、4級。
M級使用於鏡中快門,必須使用M接點,快門從最低速到1/500秒的最高速都能同步。
FP級只能使用於焦點平面快門,使用FP接點,快門從1秒到1/1000秒都能同步,不過閃光指數會跟著改變。
閃光燈泡目前已淘汰,不過有些相機仍留有M級和FP級閃燈同步快門的插孔,故簡述如上,以供參考。
■閃光燈
閃光燈是利用高壓電流在充滿了氛氣(Xe)的管子內放電,而產生短促的強烈閃光。因係放電發光,不用燈絲,故可反覆使用萬次以上。
其優點是:
(1)光度強、閃光時間短,可捕捉動體清晰的影像。
(2)不發高溫,適於人像、商品攝影。
(3)色溫接近日光、色調穩定,可使用日光型彩色軟片。
(4)大小適中、易於攜帶、使用方便。
其缺點是:
(1)除了具有模擬燈的大型閃燈外,拍照前無法預知
照明效果。
(2)普通測光表,無法測量瞬間性的閃光。
小型閃光燈的性能,由最初的手控調節,發展到電眼感光的自動門燈,更進步到TTL自動閃光曝光,發展極為快速。加上燈頭的擺動、分體電眼、變焦閃光、可變輸出功率、LED和聲波顯示、子母燈、濾色片、反光板、充電器等各種附件,更是種類繁多,目不暇給。要之,皆以小型輕便,系統齊全,設備多元化為主。
閃光燈的特性
(1)電源 (2)光質 (3)照射角度 (4)閃光速度 (5)回電時間 (6)閃光燈的曝光 (7)閃光指數 (8)同步
(1)電源:閃光燈的電源,可分為兩大類。一為一般家庭用的交流(AC)電源,另一為取自電池的(DC)電源;AC電源取得容易,但須有電線連接,行動不便。DC電源機動性較高,但須時常換購電池。閃光燈有的只能使用DC電池,有的則AC、DC皆可使用,有的則可充電或使用蓄電瓶,購買時要認清楚。一般使用於小型閃光燈的電池約有4種:
1.普通單三型乾電池(錳電池):可發光40~80次,適於每次拍攝不多,也不常用者。
2.鹹性電池(簡稱AM電池):可發光150~200次,適於一次要多拍,但不常用者。
3.積層乾電池:可以使用500~1000次以上,適於一次要多拍,且使用頻繁者。
4.鎳鎘電池(簡稱NC電池):可以充電而反覆使用,充電一次可拍30一60次,適於偶爾使用,且使用次數不多者。
(2)光質:閃光燈所發出的光線,色溫近似日光。有些雖略偏藍,但無大礙。一般言,閃光燈愈小,閃光速度愈快,則偏藍的傾向愈高。故要求較高的閃光燈會將發光部或擴散板染成橙色,以糾正色溫使達到正常的發色。
(3)照射角度:一般閃光燈的照射角度約在50°~65。左右,使用於標準鏡頭或35mm廣角鏡頭,大致沒有問題。若使用於28mm以下更廣角的鏡頭時,畫面會有暗色產生,須要使用「廣角擴散片」或伸縮閃光燈頭,以擴大照射角度。此時,光量會相對減弱,曝光時要注意。拍攝時,若橫照,則閃光燈也要橫放,以免光線涵蓋不足。
(4)閃光速度:閃光的時間長短,與發光量的多寡成正比。發光量愈多,閃光的時間愈長;發光量愈少,閃光的時間則愈短。一般小型的閃光燈,發光量較小,其閃光速度多半是一千至二千分之一秒。自動閃光燈因不必放出全部光量,發光量更小,故其閃光速度可高達五萬分之一秒。而發光量較大的攝影棚用閃光燈其閃光速度約為1/200~1/800秒。
(5)回電時間:閃光燈在每次發光後,都必須再充電才能再放電,這段自發光到重新充電完成的時間,就叫做「回電時間」。通常在閃光燈上有指示燈,在充電將近完成時,就會點亮。這時,充電通常只達85%左右,若馬上拍攝,會曝光不足,宜稍待數秒等充電100%才拍攝。很多專業用閃光燈,因加入一個晶體電路,會充電達100%時才點亮指示燈,便可據以拍攝。 一般而言,回電時間愈短愈能掌握快門機會。購買時,選擇回電時間愈短愈佳。
(6)閃光燈的曝光:閃光燈的曝光決定於:1.閃光燈本身的發光強度(放電量)。2.所用軟片的感度。3.閃光燈與被攝體間的照射距離。4.光圈的大小。至於快門,只有同步問題,而並不影響曝光量,這是因為閃光速度通常比任何高速快門還快的緣故。因為閃光燈的發光強度與軟片感度都可預知,故實際影響閃光攝影時的曝光因素為:照射距離與光圈。曝光時,即以照射距離決定光圈大小。
(7)閃光指數(Guide Number簡寫為G.N值):閃光燈的發光量,通常以閃光指數來表示,指數愈大,光量也愈大。除了自動閃光燈以外,一般閃光燈的光量一定,故能夠左右曝光的是照射距離與光圈的大小。閃光指數便依此關係而訂定。以公式表示為:
閃光指數(GN)=照射距離(D)x光圈(f)
要注意的是:照射距離的單位有公尺及呎(目前趨勢以公尺為主),因單位不同,GN值也不同。又GN值的計算係以某一軟片感度為準,若軟片感度不同,G的值也會改變,若只說「GN為50」,是含糊的說法,必須要說明在何種軟片速度下,以公尺或呎為單位的GN值,如ISO100/21°GN/m為50。才算意義完全,也才能據以比較兩個閃光燈的發光量大小。
閃光燈為瞬間光源,除非以閃光燈測光表測光外,一般都是以GN值求曝光值,即
GN/D=f(即正確曝光所需的光圈值)
多數的閃光燈,都會將各級軟片感度所對應的距離與光圈值之關係,利用刻度盤表示而免除計算的麻煩。惟某些廠商可能高估GN值,實用上,宜作測試以求出正確的數值。其方法為:
1.選擇一常用之軟片作測試。因幻燈片較易看出效果,可以之測試。
2.將主體設定與閃光燈相距10公尺(測量要仔細)。
3.作序列曝光,每次相差1格或1/2格光圈。可先依廠商提供之資料,做正常及曝光過度與不足各二張的曝光。即+2、+1、正常、-1、-2等五張。
4.經過正常顯影後,選出最佳曝光效果的光圈值,如f/5.6。
5.依公式求出GN值。即5.6x10=56,則56即使用該軟片感度時的閃光指數。使用時,只要記住GN值,則遇到拍攝時,便可以GN/D=f,求出所需光圈值。公制與英制閃光指數的換算公式為:
公制閃光指數(m)=0.304x英制閃光指數(ft)
英制閃光指數(ft)=3.3x公制閃光指數(m)
GN(新閃光指數)=GN*(舊閃光指數)/(新軟片感度)
(8)同步:所謂同步即按下快門時,閃光能配合快門的動作發光,而使軟片完全接受閃光之謂。
相機上的同步插孔,通常有M、X或FP、X等,但目前的相機只有X插孔,而有些甚至只有熱靴之接點連X插孔也沒有。熱靴(hot shoe)為閃光燈插座,r因具有與閃光燈同步的電流接點而得名,有些更具有兩個以上的電流接點,是用以配用其專用自動閃光燈傳遞訊息之用。
至於閃光燈上負責同步的結構,以往都使用同步線,目前大都在閃光燈插靴下附有同步接點,以與熱靴相配合。因此,有些閃光燈兩種結構都有,有些卻只有插靴下的同步接點而沒有同步線,這種閃光燈便不能使用在老式沒有熱靴的相機上了。購買時,要注意這問題。
使用時,M、FP使用於閃光燈泡的同步,而閃光燈必須將同步線接在X插孔,或以熱靴同步。若用錯了接點,就不能使軟片得到閃光。
至於同步快門為:閃光燈使用於鏡中快門時,任何快門速度皆可同步。使用於焦點平面快門時,必須依指定的快門速度調整,一般為1/60秒或1/125秒,最高可達1/250秒。在快門盤上以「閃電」或「X」或顏色表示。可使用同步快門以下的快門,而不能使用比同步快門高的快門,否則會得到部份不全的畫面。
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2023 0603癸卯112年,天和宮管理委員會林主委佳興~頒助理聘書_照片👌
2023 0603癸卯年,天和宮管理委員會林主委佳興~頒助理聘書_照片👌 2023 0603癸卯112年,天和宮管理委員會林主委佳興~頒助理聘書_照片👌
2023 0603癸卯112年,天和宮管理委員會第五屆交接暨頒聘書_照片👌
2023 0603癸卯112年,天和宮管理委員會第五屆交接暨頒聘書_照片 2023 0603天和宮管委會第五屆交接暨頒聘書 (照片) 照片~管理委員會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